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填报高考志愿,我们需要关注四个关键环节。首先是对考生自身水平的准确评估。通常,学校会在高考前组织模拟考试,以此划分考生大致的高考档次,但模拟考试成绩仅供参考,不应过分依赖。考生应保持平和心态,家长也不应施加过大压力。毕竟,三年高中已基本定型,临阵磨刀出奇迹的情况极为罕见。
其次,考生和家长需要对高考目标进行准确定位。有些学生和家长热衷于名牌高校,而有些考生和家长则倾心于合适的专业。理想情况下,两者兼得,但关键是你是否具备相应实力。如果把握不大,优先考虑好专业更为稳妥。毕竟,找到理想职业比进入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更有意义。
第三,填好第一志愿至关重要。高校通常按第一志愿录取考生,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降为第二志愿,会损失二三十分考分。因此,考生应根据自身实力和高校的招生名额、第一志愿报考人数来确定志愿。如果实力较强,不妨大胆填报;否则适当降低一些,这样更保险。
最后,填写专业要有梯次。从高往低填写专业是一个好方法,每个梯次的分数降低0.5—1分。热门专业分数相对较高,但梯次不宜过大。从低往高填写则会失去进好专业的机会。此外,不必填写过多专业,两三个即可。如果为了保险起见,可以“服从调剂”,这样进入大学不成问题。
如何填写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?根据省考试院提供的高考成绩一分段统计表,找出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“位置”。这比绝对分数更具参考价值。再了解各高校的位置及动态变化情况,预测自己能进入哪一类院校的提档分数线,有多大把握。不妨与高校联系咨询,最终确定志愿。
第一志愿要填准,第二志愿要填好,掌握好合理的梯度。一般第二志愿要比第一志愿下浮20分为好。
本文标签tag: